close

之前有個台灣女生提到gap year被大家攻擊和起底得很慘。我先不提她有小開男友和回來工作很不容易的問題(這不就提了嗎?)麻辣咩本人也有個半年的gap year,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理專生涯gap year的得與失

理專工作是個高度壓力的工作,除了老闆每天逼你做業績(每天都是下單點嗎?不是你就賣保險呀)、每天股匯市波動(這些數字幾秒就跳一下很讓人躁鬱)、基金淨值起伏和國內外新聞或稅法就弄到你快葛屁,所以這行的進入門檻也比較高,除了證照十幾張是基本入場券,專業知識和業務技巧都要具備的工作

所以我在本土某大銀行被踐踏三年後,開始出現睡不好、工時過長暴肥(壓力真的會讓人變胖,又沒有時間運動超胖)、胸悶等身體發出抗議。而銀行工作會希望你把數字做出來,只要不會被告就是要求你把管理的資產榨出最多的手續費收入。在那一年,發生了日本核災。

在那之前我已經思考過很多次,難道我要在這間銀行待一輩子嗎?這是我要的生活嗎?現在身邊和我在一起的人真的適合我嗎?我到底要的是什麼?如果核災發生在台灣(這一發生除了恆春那座,可以說台北就毀了),那我會不會帶著遺憾死去?

那年的我27歲,覺得卡在很多糾結的關卡過不去。連大學時代我也不算離開家,還是在同一個都市圈,我好像一直在有很多人可以依靠的舒適圈裡,一切很順利,工作也算表現不錯升官加薪年收也破百。可是有個聲音告訴我,你快樂嗎?幾乎是眼睛睜開就是在工作,再過幾年應該也是穩定加薪升職,然後找個人嫁了,這是你要的生活嗎?還是要趁著27歲,還沒有家累、爸媽身體還健康的時候出去看看?很多人去澳洲working holiday,去試試和自己照顧自己的生活吧!把自己丟到一個幾乎沒有認識的人的地方,看看不大需要做家事、也不需要拿錢回家的天龍國公主會不會哭著回家?在台灣機票訂好、簽證搞定、報好語言學校好幾萬就拖著超爛大行李箱出發了。

出門那天帶著重感冒坐了一天的飛機沒有人照顧,昏睡一天後不知道吃什麼在麥當勞吃了

201105@brisbane 

(這樣台幣120元)

4塊澳幣就只有沙拉和小小漢堡的超貴餐。

從來沒租過房子和用腳找工作,上網找房子、看房子(我住的hostel一晚20澳幣,布里斯本市中心的兩人房平均150起跳,hostel沒有附網路,要用可能一天就10澳,share house才有附),過兩天病好一點就去語言學校報到了。

Gap year如果只是吃喝玩樂我覺得意義不大,真的學到一些東西、用當地人的生活方式過日子、學會放下隨遇而安、還有照顧好自己甚至照顧別人才是我此行的收穫。那時候的生活就是每天早上九點多上課到下午快五點(澳洲人覺得五點多下班就是滿晚的,知道除了政府補助生育外台灣生育率低的原因了嗎?),下課後逛超市,弄當天晚餐和隔天午餐,有一搭沒一搭的打個黑工(大家看到這篇不要說台灣有,澳洲有很多黑工沒有讓你繳稅,什麼勞工保障也沒有。我的時薪是12澳幣已經是黑工很高的,有些中國茶樓只給8澳只比台灣好一點),其他時間可以看書或是走一兩個小時再去找個打工,但是當地公車可是2澳起跳,都快是台灣小黃起跳價了。

2015-06-13 031

 

(這黑工老闆娘超機車,只有制服可愛哼,還有另一收穫學會自己快速穿浴衣)

我們常常覺得台灣外食很便宜,有在上市場都知道台灣的食材價格不低。澳洲的肉類基本食材很便宜,以匯率31來看有些home brand可能只有台灣的一半,costco的大條土司才1元澳幣,品質可能還比較好,至少沒有加些有的沒的。但是當地的超商一個難吃到爆的三明治就要7澳,台灣小七整個大勝!但是背後也是用22K換來的,當時每天自己弄三餐,餐費也和台灣差不多。這還加上有幾次請室友或是請朋友來家裡吃飯的食材費

出外都為了省錢,住在hostel食材放廚房被摸走也是常有的事。晚餐時間搭訕他國人也非常有趣,有人廚藝很好,弄的菜香有時候還會分享給他人;有些韓國人不會煮飯每餐都是辛拉麵或白飯配泡菜;德國人也是澳洲的多數,很願意和你聊天和分享和冷漠理性的台灣成見完全不一樣,這是沒出台灣不會知道的。

上完八周語言課(我不是八堂財金專家喔)後的旅行也是一個全新的體驗。印象最深的是在世界中心大石頭的最便宜旅行,和各國背包客在沙漠氣候,白天熱得要死30幾度蒼蠅很多,晚上0度以下只有睡袋連帳棚都沒有,滿天的星斗很美但人冷到不行,那時在這麼壯麗的美景下雖然吃住都很差,心靈卻很富足

 CIMG2216

(太陽下山期間,光線會讓這個大石頭一直變色)

 

  2015-06-13 032

(這是某天晚餐不是廚餘謝謝,旁邊高級團是有桌布上美食美酒我只能吃噴)

 2015-06-13 034  

  (只有一個可以蓋住頭的睡袋喔~)

 

 

最後是被當時的男友拎回台灣。回台灣前開始找工作,發現除了金融業,很多服務業收入要到百可能都是協理以上的職位了。而國外業務平均大約是四到六萬的收入,只好乖乖認命回去重操舊業,至少心理的怨懟和不甘心沒有了,因為我也試著去補足了一些自己的不足另外這半年我得到了照顧自己的能力和確定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經由這樣的生活也沒有這麼喜歡把自己逼到極限,比較能夠享受隨遇而安,不做些什麼也是好的。喔,還有認清和當時的男友沒有這麼適合。

所以gap year對我來說是一個歸零重新思考和充電的美好時光。除了回來發現存款少了快一半(除了自己花掉,還有美國調降信評有受傷)、回來還是做理專,客戶因為離職半年幾乎重頭開始開發三年多的累積剩不到三成還染上了不旅行會死的病,但是我喜歡這個說走就走可以自己出國可以照顧自己的我,而不是只有工作哪裡都去不了沒有自信的自己。不過gap year太久會讓台灣普遍喜歡奴工的老闆不開心,所以如果自己的行業會有回不去的現象也要自己評估風險喔~(gap year有賺有賠,請評估自己投資風險~)

arrow
arrow

    Silv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