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身為一個理專,最近觀察到台灣銀行業的未來,每天都覺得坐如針氈,而金融銀行業又是台灣環境的前哨站,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問題有多嚴重?來聽我娓娓道來

這幾年的問題-財富管理流動資金萎縮、保險分期繳商品造成的洗牌、行動電子化的轉型、被不動產綁架的資金、消失的中產階級、商品過多管制造成的資金外流

財富管理流動資金萎縮-如果您在財富管理的業務服務超過十年,會非常有感覺。2008年前金融業務就是大家口中的華爾街金童,資金面充足,大家對於投資的接受度都很高。2008年金融海嘯,如果當年有停損的客人,2009年有再進場,也會在這一年全數回補虧損(至少我的客人是這樣)。但是2010歐債危機發生後,這幾年每年鬧一次的歹戲拖棚,每一年沒有紀律和耐心的客人都會被淘汰掉一批。操作的難度在今年達到高峰,八月人民幣下跌造成的股災,目前除了美股還算接近高點之外,許多市場經過最近的反彈,都還差最高點超過10%(還記得台灣萬點碰到幾天到上周勉強8700點、上海A股的暴跌嗎?)看來明年又會有一批客人離開投資市場;這還不加上這幾年為了躲避FATCA條款,把資金匯走不投資的一些有美國籍的投資大戶

保險分期繳商品造成的洗牌-當然不是每個客人都適合投資,加上操作難度增加,這幾年銀行保險變成財富管理收入很重要的一環。前幾大財富管理銀行透過保險代理人制度,上架多家壽險產險公司商品,所以比價及排擠效應,資金必然流出非主要往來銀行,大的會越來越大,小銀行在服務及軟體上沒跟上只有邊緣化,獲利及市佔率節節敗退。這還不提現在很熱門的代操型投資型保單,分年投入也吃掉部分理專的短期運用資金

行動電子化的轉型-之前看到一篇笑話文-不開放線上開戶是怕銀行員失業。但是不可否認的,越來越多的業務可以在網路或是手機上進行,銀行櫃員的需求當然是越來越少。但是以台灣over-banking的情況來說,也會對已經不好看的失業率雪上加霜,但是業務及服務人員精簡也是世界趨勢,而櫃檯要被強迫推銷金融商品的壓力也愈來越大

被不動產綁架的資金-從SARS之後,除了2008年金融海嘯短暫不動產回檔,調降贈遺稅更是吸引資金回流來炒房炒地(記得X新嗎?)。台灣現在的家庭負債主要集中在不動產,消費也被排擠,更沒有閒置資金可以投資(去年調查所得負債比為95%北市房貸所得比49%都有連結)。現在因為不動產泡沫,已經有些小型建商開始倒閉。如果這效應繼續下去,銀行呆帳怎麼救?當然還是用我們繳的稅呀!

消失的中產階級-這和上一點的房價還有台灣薪資長年凍漲有關。我和資深的同事聊到,在十多年前她剛入行時,有不少客戶在三十歲就可以存到一百多萬,不到四十就可以到三百多萬。我檢視自己名下的客戶,三十出頭有到一百萬的少之又少;另外身邊的朋友就算存到一些錢,也是買房後就沒錢了!另外我們手上的客戶的第二代優秀的幾乎都沒有留在台灣,可以預知等第一代百年後,第二代辦好繼承可能資產全數流出機會高於五成

商品過多管制造成的資金外流-今年上半年陸股港股投資非常熱門,吸引很多台灣資金到香港開戶。另外在國外很熱門,收益很高的結構型商品,也是因為台灣法規的關係進不來,所以很多客人資金只好流到香港或是新加坡。所以台灣每個理專管理的資金有限,但是業績目標很高,交易頻率高也讓市場反轉更容易受傷

 

所以我真的很害怕,台灣現在的金融環境就像是我用的主圖,池子裡的水越來越少,魚在裡面苦苦掙扎。但是看來雨至少三到五年不會下了…今年過年後魚能剩多少也要看魚的造化了…所以要進銀行的後進們也要好好想想,是不是搭上末班車!

 

arrow
arrow

    Silv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